大家好,欢迎浏览本周的成都周报。
本周是四川省中小学实行春秋假制度的第一周。根据公开消息,秋假期间,成都到多地的航线持续升温;铁路方面,截至12日上午9点,成都车站三天假期预售铁路客票76.7万张,同比增加7.5万张,增长达10.8%;九寨沟、四姑娘山等景区流量持续高位运行。同样,本周成都的创投市场运行火热,有多笔融资发生。
第一笔来自四川华曙图灵增材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曙图灵”)。11月13日,华曙图灵宣布成功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泸州航发集团)领投。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三大核心方向:深化产品矩阵研发、加速核心产品注册、拓展全国商业化布局。
华曙图灵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提供医疗3D打印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构建了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运营体系。目前,公司拥有超过50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具备从设计开发、成果转化到3D打印生产制造、测试检验的全链条产业能力。
第二笔和第三笔均为成都高投的天使轮投资。四川清鹏算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鹏算电”)和成都西蒙数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蒙数智”)在11月10日分别获得了来自成都高投的5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
清鹏算电成立于2025年01月,系清华大学电子系孵化的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公司打造以“清鹏能源大模型+智能体”为核心的能源资产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国家电网、多家发电集团、头部售电公司等标杆客户取得示范应用。清鹏能源大模型荣获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海上风电出力预测一等奖第一名、2023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智能能源专项赛特等奖第一名、第八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2024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第一届新型储能寿命模拟预测比赛十强团队、2022“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TOP10企业等奖项。
西蒙数智成立于2025年06月11日,注册资本为2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开发、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化工产品销售、仪器仪表销售等。
以下两笔投资均来自在成都高新区“创投天府·周周见”常态化投融资路演的参演企业。
11月7日,汇清合一(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清合一”)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水木华清创投基金、英诺天使基金。
汇清合一成立于2025年7月,主要研发锂电池纳米硅碳负极材料,该材料可大幅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是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的纳米材料。公司基于清华大学发明专利技术“等离子一步制备法”实现纳米硅碳材料制备,安全、高效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1月8日,成都易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澄新能”)完成数千万级第二轮融资,投资方为上海张江科投、翌昕投资、蜂鸟中试基金、麟阁创投。
易澄新能于2024年12月成立,核心团队由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北大、川大和北航的7位博士联合创立,其中5位来自于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在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工艺上取得了系列突破。公司最新一代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室效率已突破20%,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可靠性方面,团队创新性的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温度适应性提升至170°C以上,常规寿命提升至15年以上,高清透明和超薄柔性电池片已制样成功,公司首条中试产线今年9月建成,已初步具备工艺验证与样品制备能力,为后续商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成都合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尔康)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由怀格资本领投,国生资本、成都高新创投跟投。据悉,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深化合尔康在慢病管理软件平台、硬件试剂平台与数据AI三位一体的系统布局,扩大医院及社区应用部署;并加速糖尿病AI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推动AI诊疗在真实医疗场景中的规模化落地。
合尔康成立于2020年11月,专注于慢性病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多来自华为,在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处理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与行业实践经验,为公司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公司以糖尿病管理系统(DMS)为核心起点,逐步搭建起覆盖“院内—社区—居家”全场景的慢病管理产品矩阵。目前,DMS系统已经实现了指尖血糖(BGM)、动态血糖(CGM)、胰岛素、口服药、生化检验及血糖事件数据的融合分析,可在一套系统内完成BGM/CGM/胰岛素泵一体化管理,全面支撑医院血糖管理的数字化升级,其专业性与适用性获得业内广泛认可。
上市公司方面,本周有如下动态。
根据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11月7日,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拟向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让所持有的四川省天晟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晟源环保)60%股权,交易金额为23,728.80万元。
天晟源环保前身为“地质部四川水文队实验室”“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环境工程中心”,2015年改制成为独立法人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西藏、辽宁、江西等地设立分(子)公司十余家。现已取得环保、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资质30余项,拥有各类设备共计600余台,其中大型进口设备100余台。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检测(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生态监测、矿产及农产品检测等)、生态修复(土壤污染修复、地下水修复、流域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智慧咨询(环境咨询、智慧环保平台建设)等领域业务;拥有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中国环境服务认证证书(环保管家)、环境工程(污染修复工程)专项乙级等资质,是一家国有综合环保服务企业。
11月10日,成都大宏立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宏立)拟通过出让股权方式进行融资,出让股权数为3,348,800股,股权占比3.50%,委托方为华泰联合证券,目前交易仍在进行中。
大宏立成立于2004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家从事砂石装备制造和制造服务的公司。公司产品包括破碎机系列、筛分机系列、输送机系列、各系列配件等四大系列。2013年9月,成都大宏立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被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1月11日,四川汇源光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通信)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同时,公司股票自2025年11月12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资料显示,汇源通信是国内最早的全系列光缆供应商之一,也是国内电力光缆的主流制造商,也是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产品的主力供应商。但频繁易主、重组的背后,近20年,公司不是微利就是小幅亏损,游走在退市边缘。以2024年年报为例,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22亿元,同比下降14.85%,归母净利润-934.26万,同比止盈转亏。2025年三季度,汇源通信营业收入为3.61亿元,实现净利润1476.34万元。
不过,二级市场上汇源通信今年表现强势,年内股价从最低7.21元,上涨至最高15.96元,涨幅翻倍。截至发稿,汇源通信市值为29.42亿元。
11月11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诺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354,55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33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26,647,978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近日,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恒动力)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11月12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根据公开信息,正恒动力是一家汽车发动机缸体研发商,提供发动机缸体从研发、模型、铸件到机加工一站式服务。旗下拥有汽车发动机缸体、工程机械发动机缸体等产品。另外承接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及发动机缸体定制服务。
根据证监会网站消息,11月13日,科创板IPO折戟17个月后,四川锦江电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江电子)重新启动IPO之路。锦江电子已于2025年11月12日在四川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并上市,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
锦江电子成立于2002年1月24日,专注于心脏电生理领域高端诊断与消融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构建七大核心技术平台覆盖医用电子、导管工艺等全产业链环节。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维PFA诊疗方案为国内首创,2025年获批的'一次性使用磁定位压力监测脉冲电场消融导管'是我国心脏电生理领域的重要创新成果。其产品线涵盖三维手术解决方案、疼痛管理和血管介入领域,持有13项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欧盟CE认证。截至2024年,公司通过政企合作与金融支持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核心产品在全国多省推广应用。
几家欢喜,几家愁。11月12日,原计划在香港主板实现“A+H”双重上市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天恒),今日在港交所公告称,鉴于现行市况,公司决定延迟全球发售,且不会根据招股章程进行。这意味着其原计划11月17日港股挂牌上市的日程已搁置。
百利天恒表示,所有公开发售的申请款项将悉数退还,退款安排预计于11月17日完成。公司与包销商相关的协议也不会生效。百利天恒称,延迟全球发售的决定并不影响公司的目前业务,公司正在审慎评估有关全球发售及上市的更新时间表。从时间线来看,2024年7月,百利天恒在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于2025年1月、9月分别进行了一次更新。10月22日,百利天恒通过港交所聆讯。11月7日至12日,百利天恒开启招股,距离“A+H”上市只差一步之遥。
除了在成都的动态,在成都周边同样有两条有关上市公司的消息值得关注。
根据瑞红(苏州)电子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11月10日,瑞红(苏州)电子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拟收购晶瑞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眉山晶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金额为14,090万元。
眉山晶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13日,注册资本1.3亿元,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成眉石化园区。公司主营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及锂电池粘结剂等电子材料生产,产品应用于半导体、新能源行业,2023年营业收入达1.33亿元。经营范围涵盖硝酸、氢氟酸等危化品批发许可及自营进出口业务。
根据四川六九一二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九一二)的公告,11月10日,六九一二通过出让1,000,000股股份进行股权融资,占总股本的1.43%,转让价格为103.79元/股,交易金额为103,790,000元,受让方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盛泉恒元投资有限公司等,目前交易已经完成。
四川六九一二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总部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公司属民营军工企业,主要从事军事训练装备及特种军事装备研发制造,产品涵盖通信模拟训练系统、野战光通信装备等,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资质。2023年4月通过深交所创业板首发审核,同年9月IPO审核状态一度中止,12月恢复。2024年7月IPO注册生效,10月完成发行并登陆创业板,募资5.16亿元用于通信设备生产基地扩建及研发中心建设。2024年营业收入达5.36亿元,拥有专利53项、软件著作权15项,主营产品客户包括解放军下属单位及军工集团。
本周,来自四川的资本持续发力,完成了两笔对外投资。
近日,由四川产业基金旗下四川协同振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完成对苏州科韵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韵激光)战略投资。此次投资将支持科韵激光总部搬迁至四川丹棱,并设立激光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及生产线。依托四川激光产业基础,科韵激光将作为链属企业融入我省新型显示产业链,并补全四川激光产业关键环节。
科韵激光专注于显示、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激光核心技术攻关,凭借核心技术优势深耕细分市场,取得显著突破。在显示领域,公司致力于LCD+OLED、硅基OLED激光应用研究,其激光修复产品依托AI智能修复等关键技术,相关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特别是其研发的Array Repair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在半导体领域,公司的面板级先进封装及真空Plasma设备获头部客户订单。在新能源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与国内头部企业深入合作。目前,公司已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资质荣誉。
11月8日,成都高新策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新工场、知守投资、华天科技、聚丰投资、深圳富华私募股权天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深圳市元视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视芯),进行了A+轮投资。
元视芯成立于2021年11月,位于深圳福田区,公司基于领先的端侧AI、LOFIC融合感知、计算光学、高速高精度ADC等核心技术;面向汽车&机器人、消费、AR&VR等场景开发新智能时代的高性能视频CIS芯片。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上海、成都、西安、美国硅谷、日本横滨等地均设有研发中心,是全球唯一成功将2D LOFIC技术应用于车规级CIS的图像传感器供应商。
本周,还有一些会议信息值得关注。
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11月10日在成都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发布中国电信集团支持四川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产业发展能力平台;副省长胡云与唐珂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立足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在算力集群打造、信息安全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制造业智改数转、低空经济发展、人才交流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在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11月12日,据中国国际商会消息,第十八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成都举办。本届欧洽会由中国国际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举办,以“互信互通·共享共赢”为主题,围绕中欧双边经贸关系、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目前已有来自中欧20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商协会负责人、知名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等500余名嘉宾确认参会。欧洽会由欧盟委员会发起,目前已举办17届,已发展为欧盟成员国参与最多、欧方企业覆盖最广的中欧投资贸易与技术合作盛会之一。创办以来,欧洽会累计吸引1.2万多家中欧企业踊跃参与,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超过3200项。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在进博会上,成都市、区两级联动,充分利用进博会的国际平台与资源集聚优势,统筹组织武侯区、金牛区、新津区、青白江区、温江区、邛崃市等多个区(市)县开展系列投资促进活动,获取一批产业化项目信息,签约落地一批优质项目和资本。
进博会期间,成都相继举办8场主题丰富的投资推介活动,深入进博会展厅、长三角重点城市,精准对接一批境内外企业,围绕产业投资、技术合作、成果转化、市场拓展等与参展参会企业进行深度交流,推动近20个项目签约,获取76条高质量项目信息,为成都产业建圈强链注入新动能。
11月7日,成都市发布《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成都市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并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可复制的绿色低碳转型经验。《方案》的核心目标包括持续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提升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普及绿色生活风尚,并健全政策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成都将围绕八大重点任务系统推进:一是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加强化石能源安全保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低碳零碳园区和发展绿色制造体系;三是加快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提升建筑能效和推动乡村低碳建设;四是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健全绿色出行体系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五是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和构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六是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森林湿地保护和打造公园城市体系;七是加大绿色科技创新,打造碳中和平台和攻关低碳技术;八是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加强宣传教育并倡导绿色消费。
11月12日下午,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四川宜宾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次大会吸引超50家龙头企业落户宜宾,涵盖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与瞪羚企业,其中鹏程无限、浙江软控等为代表的高能级主体集中布局。
大会共签约180个项目,总金额达861.3亿元,涵盖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数字经济等绿色新能源关键领域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达26个,签约金额占总金额近50%。签约项目贯通基础原材料、电池电芯、核心零部件并延伸至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的全产业链条,且在前沿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如深安锂能半固态电芯项目、瑞泰汽车座椅、新石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中心项目等,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以上就是本周成都市场周报的全部内容,祝大家周末愉快!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