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荣耀前总裁刘江峰投身造车潮,创办了新能源商用车品牌壁虎汽车,很快便获得宁德时代、阿尔特、极兔等产业投资方支持。最近这家公司又有了新消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成都国资策源资本等都出现在了股东名单中。
具体而言,新一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何小鹏、策源资本、新能源物流车龙头地上铁、河北汽车零部件商兴林车身、基锐资本和银潮投资。这是自创立以来,壁虎汽车完成的第四轮融资。
获得何小鹏的投资或许不令人感到意外,刘江峰曾担任小鹏汽车的顾问,与何小鹏交往甚密。
而成都国资LP策源资本,也不是第一次投资汽车产业链,它先后投资了鲲腾泰克、国汽智瑞、希迪智驾等汽车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或自驾服务商。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策源资本联手壁虎汽车一起投资了新能源商用车金琥汽车。
而据刘江峰披露,目前壁虎汽车已经完成对金琥汽车的并购,本轮投资方策源资本、地上铁、兴林车身、基锐资本、银潮投资,或为原金琥汽车股东在合并完成后,将手中股份置换为壁虎汽车股权,至于原金琥汽车股东除了换股的份额,有没有进一步增资壁虎汽车,目前不得而知。
信息来源:CVSource投中数据
荣耀崛起的关键先生,转身投入造车潮
壁虎汽车创始人刘江峰,是华为系的风云人物。
1996年刘江峰进入华为公司,从一名普通程序员做起,率先研发GSM系统,是华为从有线通信向无线通信拓展的起点。 此后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才能一路升迁,先后担任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总裁、华为亚太区副总裁等职务,分管华为终端全球营销服务。
2013年刘调任荣耀事业部总裁,仅一年时间就带领荣耀从2013年的1.09亿美元收入增加至2014年的2000万部手机24亿美元收入,堪称荣耀崛起的缔造者之一。
2015年互联网创业潮兴起,刘江峰离开荣耀。在IDG资本的推动下,联手物美创始人张文中、京东前高管捷任等,创办了生鲜电商公司多点Dmall。这家公司在去年底于港股IPO。不过刘江峰早在2016年就选择离开,重新回到了手机行业。
2016年8月,刘江峰加盟酷派担任CEO,一度被视为带领酷派手机走出泥潭的“关键先生”。不过一年之后,刘江峰又离开酷派,随后创办了智能家居公司优点科技。这次创业先后获得了富士康、阿里巴巴等公司的投资,但并未给刘江峰带来更多成就。
在跨越了智能手机、生鲜电商、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后,刘江峰的创业在新能源汽车上才真正迎来了拐点。
2021年前后,小鹏、理想和蔚来汽车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上市,掀起了造车热潮。刘江峰与阿尔特董事长宣奇武也计划联手,创办一家电车公司。
阿尔特是我国首家上市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主营业务是整车研发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及制造。其创始人宣奇武也是少年天才,16岁就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毕业后曾任一汽集团工程师,1998年在日本九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任三菱汽车开发本部主任。2002年宣奇武回国创办了阿尔特,然后花了18年时间,将公司成功带上了创业板。
2022年两人联手创办了壁虎汽车。不过他们避开了乘用车的红海市场,选择走窄门,从商用车和滑板底盘切入。
公司一成立就获得宁德时代、极兔物流、地上铁等产业巨头大力支持,其天使轮融资高达1.64亿元。去年,壁虎汽车又完成两轮融资,包括深圳坪山引导基金、国海证券投资、投控东海等机构相继注资。
不仅融资顺利,壁虎汽车的商业进展也较为迅速。
根据“深圳发布”去年3月披露的消息,壁虎汽车已经在深圳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产业园建设了9000平米的生产厂房,引进了1条专用车生产线。而据在今年初《21CBR》的报道显示,壁虎汽车已经推出了两款车型——金琥EV48和欧标宽体轻客“全智速”。
刘江峰在文中介绍,纯电商用车金琥EV48,续航达305公里,与同类车型相比,其续航里程多15%到20%。目前这款车已拿到中国邮政、地上铁、货拉拉、顺丰等公司订单。到2024年底,该车型交付近万台。
“全智速”则于去年7月在阿尔特天津试制工厂下线,是国内首款基于滑板底盘打造的量产车型,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达400公里,增程版续航超过1000公里,满足物流等场景下的全天工作需求。今年将量产交付。
而另一大业务板块滑板底盘,“已经与三至四家车企达成合作,2024年至2025年,底盘的交付量有望达到5000台以上。”
按照刘江峰的计划,壁虎未来五年“可以做到年销10万辆车,底盘每年卖10万至20万台”,而且其中一半的收入要来自海外。这对于曾掌管华为全球营销、让荣耀打开欧洲市场的刘江峰而言,或许不是一件难事。
买下金琥汽车,联手何小鹏
快速的商业化落地让新一轮融资水到渠成。在今年4月的这一轮融资中,出现了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身影。
工商信息显示,本轮投资方包括地上铁、兴林车身、上海宾阖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锐资本、银潮投资和策源资本。其中,上海宾阖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即何小鹏持股90%的投资机构。
何小鹏与刘江峰是老相识了。刘江峰曾担任小鹏汽车的顾问,此前有媒体记述,2020年何小鹏与小鹏汽车顾问刘江峰一起拜访了赵同阳创办的Dogotix机器人公司。正是在刘江峰的推动下,赵同阳才选择与何小鹏联手,成立了小鹏系机器人公司“鹏行智能”(当然后面的故事是赵同阳再创业,于2024年成立了最近大火的众擎机器人)。
还有一个细节是,壁虎汽车首轮融资中虽未见何小鹏身影,但其投资方优博生活科技与两人均有联系,何小鹏与刘江峰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由此可见两人交往密切。
另外,何小鹏的这笔投资,是否给小鹏汽车埋下了涉足商用车的伏笔?这倒是一个值得跟踪的话题。
除了何小鹏外,本轮新进股东地上铁、兴林车身、基锐资本、银潮投资和策源资本,或与壁虎汽车最近的一笔并购相关。
壁虎汽车在2023年参与了金琥汽车的投资,在今年初《21CBR》的报道中刘江峰自述,已经完成了对金琥汽车的并购,其产品和技术团队已经并入壁虎。金琥汽车是一家智能化新能源物流车公司,上述壁虎汽车推出的金琥EV48车型,正是该企业的产品。
金琥汽车2020年注册成立于成都高新区,是成都引进的企业。成立之初,获得地上铁的天使轮投资,后来又获得基锐资本、银潮投资、兴林车身的投资。2023年中,策源资本领投了金琥汽车1.7亿元A轮融资。
壁虎与金琥两家公司合并后,策源资本等投资方所持有的金琥汽车股份,变更为持有壁虎汽车。
上述交易完成变更后,策源资本持有壁虎汽车4.94%的股份,成为仅次于深圳(深汕投控集团+坪山引导基金)的第二大国有投资方。
瞄上商用车,成都要圆汽车梦?
策源资本是成都高新区的投资平台,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活跃的LP之一。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成立后,策源资本已经出手了62次,直投了59家企业。除了壁虎汽车和金琥汽车外,还先后投资了鲲腾泰克、国汽智瑞、希迪智驾等汽车产业链公司。
策源资本在汽车产业上的布局,反映了成都打造本土汽车产业链的迫切愿望。一个热知识是,成都私家车保有量排在全国第二,每年生产超过70万辆汽车,但是一直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本土品牌——80年代红极一时的成都车“夜明珠”,早在2011年就宣告破产了。
但隔壁重庆的赛力斯风生水起,杭州的吉利拿下沃尔沃,南边的深圳有比亚迪,后来连合肥都有了蔚来。说成都不急那是假的。
于是乎,最近几年成都也在打造本土汽车品牌。2023年就发布了《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强化国有平台公司战略投入,探索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投资等方式组建本地大型汽车集团。”也是在同一年,成都高新区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成都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金,管理单位正是策源资本。
虽然目前组建本土大型汽车集团的梦想还未实现。但从成都各级国资的动作看,一直在这一方向上努力。
成都一方面承接各大汽车品牌的产能扩张,引入了大众、吉利、沃尔沃、丰田、神龙、领克、极星等32家整车制造企业。另一方面投资上游产业链公司,推动成都聚集了关键零部件企业1000余家。而在本土品牌上,商用车是重点关注的领域,引进和投资金琥汽车就是故事之一。
到了去年下半年,成都还发布了《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进一步拓展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场景。
这项发展战略很快得到响应。
去年底,东方氢能与重汽成商联合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辆已经开始批量交付。几周前,四川最大国资蜀道集团宣布联手丰田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蜀丰氢能。而刘江峰说,“西部商用车制造资源多,(所以)把供应链团队、底盘研发中心设在成渝地区。”
这些动作让我想起了前不久成都领导调研汽车产业时说的话:“汽车产业迎来重要变革和机遇期。成都显然希望在汽车产业新的变革临界点,搞一次正大光明的弯道超车。”
成都究竟能不能完成弯道超车,我不知道,但目前看,至少成都各方都在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反正我作为成都人还挺期待的。
参考资料:
1. 鄢子为 杨松,创投智库,深圳造车新秀,交付万台物流车
2. 电车资源,壁虎汽车宣布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3. 成都经信发布,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
4. 成渝招商助推中心,300亿大项目加速落地,成都要对汽车产业动“刀”了?
5. 策源资本,策源风帆基金完成金琥汽车A轮领投,助力本土新能源企业发展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