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位读者周末好,又到了《成都周报》时间。
本周成都一级市场的热度逐渐升温,共有5家创业公司获得投资,其中生物医药产业2家获投,此外还涉及集成电路、先进制造、零售行业。此外,本周四川国企龙头蜀道集团也披露了新消息。旗下蜀道装备将收购工业气体公司科益气体。这是开年来,四川国资第一笔并购交易。
工商信息显示,成都科创投旗下成都希迪蓉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基金,投资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创办的企业,重庆车载软件开发有限公司。重庆车载软件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提出构想并成立,利用重庆本地的雄厚汽车产业基础和优质教育及人力资源,借鉴台积电在半导体产业链的横向整合发展模式,创造性地建立一个足以丰富和升级本地汽车产业链的大型软件服务企业。聚焦智能驾驶领域,专注于为汽车产业链客户提供软件性能优化、软件平台移植、软件标准认证、软件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以及OTA注册许可等软件开发服务,并提升车载软件的效率和可靠性,为客户实现降本增效,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另据工商信息显示,成都科创投出资了新基金北京二期中科创星硬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管理人为中科创星。
核医学装备国产化设备厂商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永新医疗”)获中核基金公司管理的中核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四川)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战略投资。
永新医疗创立于2011年,由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曹光彪先生与清华大学合作创建,旨在成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专业医学诊疗与核辐射监测设备、软件和服务供应商,助力我国实现核医学影像与核辐射监测设备自主可控。
成都华特邦芯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华特邦芯”)宣布完成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国内知名投资机构中南创投独家投资,具体数据并未披露。华特邦芯成立于2024年1月,成立至今仅1年多时间,华特邦芯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真空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华特邦芯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已成长为一家专业从事高精端真空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运营维护的高新科技企业。
据华特邦芯官网显示,目前公司已经推出两大系列七大产品,其中WR系列高性能半导体级真空泵,采用先进的真空技术设计制造,适用于各种需要高真空环境的应用,如半导体ETCH、PVD、CVD、DIFF等中重度工艺,具有抽速大、效率高、噪音低、寿命长及易于维护的特点。据悉,华特邦芯的真空设备产品已进入德州仪器、中芯国际等知名半导体大厂的供应链。
专注于创新治疗性疫苗开发的凯米生物医药(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米生物”)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首关,本次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中科创星跟投,融资金额超亿元人民币。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SN3001(前列腺癌治疗性疫苗)、SN2001(慢性乙肝免疫治疗疫苗)的全球临床,以及基于SynNeogen®核心技术平台的肿瘤治疗性疫苗产品持续布局。
凯米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和病毒感染两大疾病领域的创新免疫疗法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依托全球首创的SynNeogen®免疫治疗平台技术,通过针对DC细胞功能的开发,实现“冷肿瘤转化”及功能性治愈的全新免疫疗法。
工商信息显示,成都氮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氮矽科技”)近日完成新一轮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兰璞资本与上海矽米,融资金额未披露。氮矽科技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研发与销售全方位氮化镓产品,以瞄准新能源与国家先进基础产业为方向,打造全国产氮化镓产品线。
氮矽科技先后推出“E-mode GaN HEMT、GaN Driver、GaN PIIP®(Power integrated in package)和PWM GaN”四大产品线,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锂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四川悟时壹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悟时壹思科技”)完成2000万元人民币的A融资,由港汇通资本领投。悟时壹思科技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在零售行业深耕多年的综合性零售企业。
凭借核心团队在零售领域超过十年的丰富经验,悟时壹思曾为永辉超市、大润发、家乐福、沃尔玛等国内外知名大型连锁超市提供专业的运营体系搭建和营销活动策划方案,积累了深厚的行业资源与实践经验。团队对线上线下零售业态的融合与市场发展趋势有着独到的见解,能够为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再看看二级市场,酝酿已久的中航成飞于本周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中航成飞由中航电测向中航工业发行股票购买中航工业成飞100%股权重组而来。本次中航工业成飞核心军工资产整体上市,是新“国九条”“科技企业16条”发布后,资本市场精准支持科技创新领域资产并购重组的典型案例。
中航工业成飞创建于1958年,为中航工业直属单位,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以及国家和省市重点优势企业,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此次登陆资本市场标志着成飞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迎来新机遇。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实现从“配套供应商”向“整机+核心系统集成商”的跨越式升级,形成航空装备整机研制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对先进航空装备建设任务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蜀道集团也有新消息。2月17日晚,蜀道装备(SZ300540)披露,拟收购河南科益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益气体,NQ832511)65.43%股权,经各方初步协商,标的公司整体估值暂定为4.16亿元。
河南科益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郑州市高新区,注册资本9168万元,下设七个生产基地,现有员工近300人,是一家集工业气体生产销售、工业尾气回收再利用及气体应用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科技型股份公司。公司于2015年6月登陆新三板(股票代码:832511)。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成功完成了从传统贸易服务行业向高新技术生产企业的转型,建有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气体工程研究中心,逐步形成了“瓶装气体、液态气体、管道供气、现场制气”四大业务模式。目前在河南省工业气体行业中,科益公司具有实力强、规模大、资质全、品种优的优势,是河南省商用工业气体行业的领航者。公司已于2023年5月在河南省证监局进行IPO上市辅导备案。
再来看看本周成都招商引资的情况。
2月21日,成都市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现场推进活动在成都市新都区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建设,集中签约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47个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额519.36亿元。
日前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新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企业将在成都高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建设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据悉,项目总投资额约30.5亿元,注册资本1亿元,并计划购地50余亩,用于建设研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办公用房及附属配套设施,以满足量产需求。项目拟于2025年启动建设,2027年正式投入生产。
据通威集团消息,2月12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下发了《关于支持组建四川省陶瓷基复合材料、晶硅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的函》。由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四川省晶硅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经过公司申报、建设方案论证、专家会议答辩、现场核查、省科技厅审批等程序,成功获得组建批复,成为四川省科技厅规划建设的首批十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成都市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共同深化人工智能、5G-A及下一代网络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生态合作大会、供应链、产业投资、智能硬件产业等方面合作力度,联合探索在智慧城市、数据产业、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低空经济、车路云创新发展、智慧充电、音娱产业等领域合作机会,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场以“多式联运降成本,建圈强链育产业”为主题的四川省多式联运发展大会于2月20日在成都举办。在现场,国际公路运输(TIR)四川集结中心正式授牌亮相。据悉,这是全国第五个、西南地区首个经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
TIR系统是唯一的全球性跨境货运通关系统,建立在联合国《TIR公约》基础上,通过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等手段推进国际运输与贸易的便利化。持有TIR证,经批准的车辆可在各TIR实施国之间便捷通关。四川TIR集结中心将进一步扩大TIR系统在中国的覆盖范围,为TIR运输线路拓展、运力对接、国际交流合作提供综合平台,有力推动国际道路运输市场集聚成势、规模发展。目前,四川省已开通并运行从成都等地始发的东盟线、中亚线、中欧线、中俄线等多条跨境公路运输线路。
过去一年,成都全市经营主体增至395万户,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在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方面,成都市市场监管系统优化市场准入服务,实现企业开办驻园服务全覆盖,实施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网办。推行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高效办理,办理时限分别压减至7个、11个和13个工作日。通过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建立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机制,新增“个转企”2050户。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印发《成都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3月12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办法》明确,政府投资是指使用预算安排的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活动,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等。政府投资资金按项目安排,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四种方式。以直接投资方式为主;对确需支持的经营性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也可以适当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坚持政府投资资金应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创新、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等原则。项目计划管理坚持严格实行年度投资计划管理制度。
四川省同城化办披露,2024年成都都市圈在不断增强成都极核功能、强化辐射带动方面成效显著,成德眉资4市产业协作成势见效,9条共建重点产业链产值成功迈上万亿元台阶,金牛-什邡等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19个产业生态圈联盟成功组建。
成都都市圈正在加快推动构建“相互依托、相互借力、相互融合”的产业链条,协同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并联合编制了《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产业链全景图》,绘制了9条重要产业链全景图。其中,以成都为主导,构建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调味品)、医美服务等6条重点产业链;以德阳、眉山、资阳为主导,构建清洁能源装备、锂电、医疗器械(口腔医疗)3条重点产业链。
以上就是本周的主要内容,读者朋友下周再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