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亿,险资大佬下场了

投中网   |   杨博宇
2025-05-14 09:28:42  分钟 8    阅读需  2259 字数 

保险资金在支持科创投资上还会持续加码。

两大千亿级巨头联手了。

近日,中国人保集团旗下的人保资本联手中意资产,设立了130亿规模的新基金。管理人是同为人保系的资管公司中诚资本。这只新基金,是继去年7月,中国人保牵头设立100亿现代化产业基金后的又一次出手,显示人保系在一级市场的积极布局。

而在一个月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这意味着从中长期来看,包括人保系在内的保险资金在支持科创投资上还会持续加码。

管理规模超1500亿的险资大佬

本次设立的基金名为“北京保实诚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工商信息显示,它由人保资本出资100亿发起设立;中意资产出资30亿,为第二大LP。基金总规模130.01亿元,管理人为中诚资本。

人保资本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旗下的另类投资公司。不仅涉足股权投资,还有债权、基础设施投资。前者主要为交通、市政、民生项目提供债权融资计划,后者主要投资新能源、仓储物流等持有型不动产。而在股权投资领域,人保资本也一直是一级市场重要的险资LP 之一。

从过往出资历史看,人保资本投资过消费类GP天图资本、科技类GP启迪控股、专注于医疗投资的比邻星创投、金阖资本和德福资本等。去年7月,人保资本还联合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险公司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人保现代化产业投资基金,这是保险业内首个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目标的股权投资基金。

除了做LP,人保资本在直投领域也有多笔出资。特别是在2014年参与了蚂蚁集团的战略融资后,人保资本就加大了直投力度。比如在2020年后,人保资本先后投资了长鑫科技、晶泰科技、蜂巢能源、广汽埃安、紫光展锐等重大产业项目。树兰医疗、百奥赛图、新合生物、华润医药商业等生物医疗项目,背后也都有它的身影。

根据人保集团去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人保资本管理资产规模1534.4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7亿元,净利润1.01亿元。是一家妥妥的千亿级险资大鳄。

这次管理新基金的中诚资本也与人保资本关系不菲。中诚资本由中诚信托全资持股。据称这是中诚信托为实现经营模式升级和战略转型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服务于“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政策扶持的相关产业和新兴产业”。

而中诚信托背后的实控人则为中国人保集团。1995年11月,中诚信托的前身中煤信托成立。2008年,财政部将其持有的中诚信托32.35%的股权全部划转至中国人保集团,后又经过增资扩股,持股比例升至32.92%。从2008年开始,中国人保就一直是中诚信托的第一大股东。所以中诚信托与人保资本实为“兄弟”公司,同为“人保系”机构。

另一家LP中意资产,则是由中意人寿保险、中意财产保险、昆仑信托联合组建的中外合资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022年管理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从过往历史看,热衷于参与二级市场定增。特别是2020年到2022年,参与了万泰生物、东方盛虹、晶方科技、至纯科技等19家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定增。

险资加速支持科创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中诚信托在2009年取得以固有资产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资格,并在2012年设立了中诚资本。这一时间正是我国本土创投市场的一个高峰。当时国家相关部门开始放松对险资入市的管制,甚至推动险资进入一级市场。

比如2010年9月中国保监会就发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保险公司可以直接进行私募股权投资,也可以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相关金融产品的方式间接投资参与私募股权投资。这可以被视为险资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一个开端。

此后险资在一级市场出手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24年到今年4月,国家又有鼓励险资参与科创投资的相关文件陆续出台。2024年的文件我们就不再赘述了。来看看上个月的最新情况:

2025年4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未上市企业重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第四条就对保险公司股权投资的范围进一步做了规范:“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可以投资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科技、大数据产业、现代农业等企业,符合监管规定的共享服务类企业,以及金融监管总局认可的其他企业”。简言之,险资除了投资与自身业务关系密切的领域,剩下的就是支持科技创新了。

这一点在一周后的文件中又得到了强调。4月8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印发了《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总之按照上述文件显示,保险资金肩负着社会责任。要发挥长期资金的优势和长处,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而从最近两年险资的动作看,它们在设立大规模产业基金和不动产投资基金上,积极性确实在高涨。除了上述的人保资本。中国保险、新华资本、平安人寿、中国人寿等都有大笔出资记录。

比如中国保险,在去年11月,设立了“合肥申圆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高达200亿人民币。而据工商信息显示,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多次对外出资,投资了晶合集成、中巨芯科技、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等公司。

去年9月,平安人寿又与深圳市引导基金等一起设立了100亿的产业投资基金。计划采取“直投+母基金”的形式,将可投金额的80%投向基础设施项目或深圳市的重大产业项目。被认为将在深圳市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S基金领域险资也有尝试。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资产已经发起设立50亿元股权投资计划,以S份额方式投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

这些动作反映了当下险资在一级市场的重要地位。不论是国家的政策支持,还是自身对资产配置的需求,保险公司对一级市场的布局从长期来看只增不减。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0

全部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 没有更多评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