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济投资,一家不走中庸之道的黑马医疗基金

投中网   |   簪竹
2025-02-18 15:09:57  分钟 10    阅读需  2800 字数 

不忘初心,长期坚守价值。

在医疗投资领域,速度和回报常被视为衡量成功的标尺,然而张莉与她的齐济投资却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定义了“成功”。2020年底,张莉创立齐济投资,首期人民币基金规模10亿元。短短两年内,这家机构便以黑马之姿在医疗投资赛道中崭露头角。然而,张莉的成功并非仅仅源于数字的辉煌——她深耕医疗领域近二十年,始终秉持着“让人类更健康长寿,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方式”的初心。

齐济投资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两年内投资8个项目,DPI高达37%。其中,首个被投项目XinThera以投前估值4000万美元的投资,两年后以9.6亿美元的价格整体出售给跨国巨头吉利德(Gilead Sciences),项目回报近10倍,IRR高达200%。这样的成绩不仅令人惊叹,更引人深思:在浮躁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环境中,齐济投资为何能成为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答案或许就藏在张莉的“慢”哲学思考中——一种对初心的坚守,对价值的深度挖掘,以及对医疗行业未来的长期坚定信念。

张莉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投资成功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定力、专注长期价值的故事。她的经历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浮躁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慢”下来,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齐济投资的崛起,不仅为医疗投资领域树立了一个模范样本,也为所有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方向的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如何在追逐速度的同时,不忘初心,长期坚守价值。

“专注的力量”

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机构对医疗投资敬而远之,甚至干脆“抛弃”了这条赛道,不少医疗投资人不可避免地感到悲观。对此,张莉却显得格外平和。作为真正坚守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人,她认为这反而是一件好事。

“这更能体现专注的力量和长期的力量。做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个强大的内核,只要你矢志不渝地坚持,外界的影响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市场的有效出清为齐济投资这类专注于特定赛道的机构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逻辑显而易见:一级市场的竞争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愈发激烈,只有足够专注的创投机构才能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张莉为齐济投资选择的策略是早期投资与源头孵化。她希望通过齐济的优势赋能企业家,尤其是医疗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和企业家。为此,齐济投资的团队成员无一不具备深厚的产业背景。除了投资人都是博士外,他们大多出身企业,因此以张莉为代表,他们深谙企业成功的规律。

用张莉的话来说,从她过往的企业经验和投资案例中提炼出企业成功的共性后,“我们就可以赋能那些第一次创业的企业家,提高他们成功的概率。”

张莉的底气来源于她们持续保持一年筛选3000多个项目的节奏,这一坚持就是10年。这份底气让她敢于坚定地说:“我对中国的项目如数家珍,对于科学家、企业家会遇到的问题大都可以预见。因此,创业者在什么阶段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了如指掌。对创业者而言,创业可能是人生第一次的经历,但对我来说,这却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日常。”

张莉对项目的赋能极其细化,同时又保持着极强的边界感。在不参与项目日常经营管理的同时,她要求齐济投资团队在企业遇到任何问题时都能第一时间提供支持。

“如果您需要募资,我帮您去募资;您需要招高管,我帮您去招高管;您需要统一企业文化,我也可以告诉您如何管理高管——这往往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并非所有人都深谙此道,但我非常幸运的是,上述各个环节我都有经历过很多遍,可以驾轻就熟。”

“孵化的是认知”

选择合适的人,是齐济投资孵化的核心步骤,这也是张莉的原则:她和团队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理念。她坚定地表示:“假设今年只有一个项目值得孵化投资,我们就只投资这一个项目。”

初始门槛是必须选择顶级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这里的“顶级”不仅指学术上的成就,更指具备顶级的对世界,对创业这件事情的认知高度。

XinThera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创始人董庆博士曾是恒瑞医药的首席科学家,完全符合齐济投资设定的顶级企业家画像。在与董庆的接触中,张莉发现他曾经做成过三款产品成功上市,还有许多产品董博士带领的研发团队推至临床三期。这证明了董庆博士的过往经历让他具备成功创业的巨大成功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张莉能够感受到董博士的优秀认知,“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和边界在哪里”。

简而言之,认知是张莉判断一个项目或企业家是否值得孵化的核心准则。

张莉认为,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边界有清晰的认知,知道什么事情能做到,什么事情做不到。“董庆博士就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我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其他事情由你们投资团队帮我解决’。”

在了解董庆博士的“边界”和需求后,齐济投资等投资人为XinThera找到了董事长Stephen Kaldor,他拥有三次成功创业并打造多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经验。此外,投资人还帮助引进了前Mirati(全球知名生物药企)首席商务官,协助公司引进工业界领军人才,做好管理输出。两年后这家Biotech公司出售给全球跨国药企吉利德,成为2023年全球前10大小分子交易。

对张莉来说,齐济投资擅长源头孵化,但从本质上看,他们孵化的是“认知”。

做到这一点显然并非易事,但张莉对此充满耐心和信心。在齐济投资创建的三年多里,她坚持每隔一天与企业家交流一小时,用无数的时间去互相影响、启发,最终达到同频共振。

稻盛和夫曾总结自己的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能力×热情。张莉对此深有体会,这也是她要求齐济投资必须找到合适的人后再开始孵化的原因。

“高尚的人格乘以激情,再乘以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高尚的人格。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里,而更高维度的世界是和谐统一的。当你向他人诠释包容和慈悲心时,他们会感受到你的起心动念与众不同。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获胜了。”

“不做‘Ordinary’,不做中庸”

齐济投资代表了张莉和团队对自身及公司的要求和愿景。齐济投资当年创立时就有创造“奇迹”的愿力,张莉坦言,她想要做的就是miracle(奇迹)。

“我很喜欢研究《道德经》,其中有一句话经典,叫‘反者道之动’,意思是你要永远逆向思考,做与别人不同的事情。为什么我要做齐济?因为我不想做Ordinary(平庸),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绝不平庸。”

如此强烈的愿景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心血,而张莉投入的是满腔热情。她提到,他们孵化的一个项目的创始人来自前中国最大药企之一的CSO。她带着创始人远赴新加坡,帮助其成为新加坡A-star重要顾问团队,得到对项目未来海外的支持。“创始人在上海的办公室,小到办公室的桌子,大到对其他投资人的筛选,项目靶点的立项,我们都非常开心一起讨论和落地。甚至帮助推动创始人的太太支持大咖创业,也是我们乐于真诚付出的正向结果。”

“你有多用心,对方就会对你有多信任。”

作为一名对自己有很高要求的投资人,张莉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段永平那样,成为支持别人成功的人。“真正好的投资人是能够帮助像黄峥这样的人成功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她期待与同频共振的人合作。她的“同频”包含三个标签:强列成功的意愿,清楚了解自己的边界,持续学习和自我迭代的能力。

正是这份清醒和高度的自我认知,让张莉创建了齐济投资,也让齐济投资成为业界公认的医疗赛道投资黑马,同时使张莉在行业内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

如张莉所愿,不做Ordinary,不做平庸。今天的齐济投资或许尚显年轻,但已经可以看到,棱角分明初长成,似笔走龙蛇,自成华章。齐济投资绝非平庸的创投机构,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0

全部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 没有更多评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