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鹿科技杨建成:黑灯工厂将是智慧后厨的未来?

投中网   |   投中网
2024-12-25 09:52:15  分钟 9    阅读需  2680 字数 

“黑灯”会成为智慧工厂的最高水平,黑灯工厂也将是智慧后厨的未来。

橡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北京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杨建成近日应邀出席第10届中国餐饮创新大会暨餐饮新时代新十年(2014-2024)峰会。会上他表示,智慧工厂经历了从1.0到3.0的演变过程。1.0 阶段聚焦单一环节自动化,2.0阶段以数据串联实现多环节自动化;智慧工厂3.0阶段,全链路的超级工厂“黑灯工厂”诞生,它强调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数据驱动,无人工干预或少人工干预。“黑灯”会成为智慧工厂的最高水平,黑灯工厂也将是智慧后厨的未来。

以下为演讲全文:我是橡鹿科技杨建成,橡鹿科技是一家专门做机器人的公司,当前最主要的产品线就是各种类型适用于各行业的炒菜机器人。我在北大时,核心研究方向是触觉传感器和具身机器人在工业领域里面的应用,目前触觉的传感器以及工业机器人,已经大量地使用在工业化生产当中。过去三年,我们通过智慧工厂作为主要车间,进行后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探索,这是过去几年橡鹿科技做研发的指导思想。

那么AI炒菜机器人实现三大场景规模化交付,橡鹿科技过去三年是如何进行技术研究,如何应用?未来技术和工厂发展到底分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有没有历史上成功先例,能让餐饮行业有机会能够吸取并且落地?

我们的研发做了很多的事情,对技术人员来说,比较枯燥,但是对很多餐饮业人员来说可能是比较超前的。所以,能让大家知道工厂和技术、应用是如何运作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三年前讲AI炒菜机器人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橡鹿科技过去三年大概做了二十几款机器人,现在已经推到成熟量产的有七款。我们到底在哪些场景已经逐步实现规模化交付了?主要有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也是我们目前交付最快的场景,就是粉面粥和烧烤店这种非炒制类的产品,增加主食,在不增加营销和人力的情况下,每天会增加20%~30%的营收。第二个场景是快餐店,在现场连锁这个场景是过去我们公司发展最快的一个场景。第三个是正餐,里面通过一个大厨、三个辅厨再加上IT来实现规模化,解决大店里面高级烹饪技工、高级烹饪技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这是我们三个主要的场景。

智慧工厂发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我认为工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研发,基本上进入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很多人会问,中国的工厂是不是全球最先进的?因情况而异,有些先进的芯片技术,会以美国的技术为主要,但是在轻工业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为核心阶段的工业生产领域,中国的工厂基本上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智慧工厂会怎么发展?我们要从里面提取出核心的技术特征来应用。智慧工厂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单环节的自动化,工厂做过最多的一个自动化环节,比如点电焊。现在你再去汽车工厂里边看电焊很少,几乎没有人用人工点电焊。

第二个环节是串联,串联是过去工厂最难攻克的。它有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躲避、串并转换、上下游传递、FP传递等,但现在都已经落地。我们的工厂迭代时间大概多久?十年。现在说智慧工厂1.0,大概也就是在2010年和2020年发生的。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单环节的变化,无论是在纺织,还是在工业家具的生产,单环节以点焊螺丝为主要的自动化的方向。

工厂2.0的主要研发方向就是基于AGV的移动定位检测以及上下的数据串联。

那工厂3.0长什么样?它不需要人,或者是少人化,机器可以24小时运转,或者提醒极少人进行机器操作配合。一缕风、一根灰尘,如进行设置,它也进不来。这是智能工厂的未来,未来才刚刚开始。

“黑灯”是智慧工厂的最高水平

智慧工厂的最高水平是什么?工厂的最高水平就俩字,黑灯。谁能做到黑灯,谁就是工厂的最高水平,没有之一。为什么黑灯?因为黑灯意味着非常多的问题。

第一,黑灯意味着全程不需要任何的监管。全自动工厂也是需要监管的,但是黑灯工厂意味着完全不需要。所有的交付环节,每一个都需要有定位传感器,每一个都需要有交付的结果。检查黑灯工厂的第一个要素,无人监管。

第二,既然我能实现黑灯了,那就意味着我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良率都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百万级的。目前在中国有多少家能实现这个,这个工厂在行业里面是最有影响力的。

我们讲了这么多智慧工厂的发展,这个行业发展20多年,给我们带来什么?在橡鹿之前,我们做过一款全自动无人在线点餐的餐饮供给的,全自动的小型工厂,能够在大厦里面卖包子、早餐和面点的机器。它主要用什么技术?技术就是自动化的生产系统,对于餐饮来说就是我们有自动化设备。第二是能不能以互联网来构筑厨房的设备食材,这个环节最简单的一个事情就是订单预测、销量预测、采购预测和采购单的预测。

另外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管理和菜品创新能有更好的发展?一定能,所以后厨能不能实现黑灯?一定是能实现的。

黑灯后厨过程中的六大先决条件与趋势

黑灯后厨一定能实现,但会带来什么问题?第一,单位现炒的个性化能否成为会员权益?很多人认为自动化的生产、工业化的生产,不只是为了大批量地工作,但事实上现在的完全无人是能够实现个性化的。举个例子,我们有很多客户在用我们的机器,来实现单份现炒的销售,单份现炒的销售是现在很多面馆的核心竞争要素,因为面的竞争已经非常同质化了。同质化下,怎么让口味竞争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做联通,现在我们很多的客户能够让他的点餐系统跟生产系统联通。比如说我要西红柿鸡蛋面多一些卤,或者说少一些番茄味,订单可以把这个编号直接传到机器,进行精准的自主调节。所以更好的工业化、自动化是能够更好地个性化。

第二,订单预测、成本预测,比如现在来了一个小朋友的订单。那我应该是抢单快,就是那个食材的损耗以及我们能否降低,这些都已经实现了。

第三,巡店和督导能否自动化和在线化?刚才我看见有人实现了,可以不说。

第四,KDS 的未来是什么?我们KDS 未来会继续在现有功能上继续扩充,但是 KDS 会不会是一个独立的KDS?现在还没有定论,希望未来后厨能有一个基于 GPS 的中央控制系统,让我们整个的物联网系统,实现后厨的设备在线检查以及生产预处理。

第五,预处理,分拣,称重是否可以自动化?一定可以,未来基于触觉实现精准的称重和食材的计量。

最后,员工利用SOPor软件执行流程还是AI引导员工执行流程?这个区别是什么?比如现在用得最多的客服中心呼叫软件,大家每次接到客服电话说话都一样。因为客服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们处理任何一个问题都是有条件,基于这个条件,会有具体的应对措施。那么从项目使用的客户系统来说,项目所有的客户都不是能够随意发挥的,它的每一个动作,对每一个客户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它的每一个异常的处理流程都是有相应处理规则的。

现在,后厨的大部分人员还是基于纸质的 SOP ,所以每个员工的学习时间、接受程度以及学习效果都是不可被监测的。但是这些在未来都会被AI这样的工具所取代。比如豆包肯定能帮大家解决很多问题。所以,我们未来在快餐连锁以及正餐里面做外卖,这个场景的全自动化生产以及基于现场包装标准化的处理流程可能会实现,但是绝大部分人可能现在没有概念。

相信未来两年,大家会逐步看到更多环节的自动化机器人的出现,也能看到更多新型的基于新质生产工具的生产关系出现。

 

网站编辑: 郭靖
0

全部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 没有更多评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