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独家获悉,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宣布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战略产业资本禾创致远、芯联资本,财务投资人华映资本、晓池资本、元禾厚望,追创创投和翼朴基金持续追加投资。
这是魔法原子半年时间完成的第二轮数亿元融资,节奏把握得很紧凑。去年12月,魔法原子宣布完成1.5亿元天使轮融资,由追创创投领投、翼朴基金跟投。
据悉,魔法原子正逐步完成“全栈自研技术+全链路布局+场景化应用”闭环生态的搭建,本轮新资金将用于包括VLA模型搭建在内的具身智能核心技术迭代研发,加速推动机器人在工业、商业场景落地。
去年在投中组织的机器人沙龙上,有投资人曾明确表示,有些项目在长期接触后由于看不清核心应用场景,最终没投,因此人形机器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解决什么样的刚需问题,核心的应用场景到底是什么”。从应用场景出发,是魔法原子发力的重点方向。
核心零部件自研率超90%
成立于2024年的魔法原子,旗下产品涵盖通用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覆盖工业、商业及家庭等多元场景。
来看核心产品。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小麦”身高174cm,双臂搬运负重最高可达20公斤,全身负重高达40公斤,全身拥有42个自由度。目前,魔法原子是全球少数具备通用机器人全栈自研能力的团队,旗下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自研率达到90%。
魔法原子上游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覆盖了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驱动器、主控等核心零部件。其功能与本体高度匹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整机大规模量产提供条件。
在人形机器人智能化能力上,魔法原子自主研发了通用具身智能系统,可实现在通用场景中的任务规划与自主作业,为机器人在真实场景应用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构建了快慢双模协同架构:“快系统”基于动作专家模型,实现快速环境响应;“慢系统”依托多模态大模型,负责复杂环境的理解与任务规划。目前,该架构已在真实场景中落地验证。打个比方,这就像人的大脑,具备快慢两套思考系统。
“坚持自研,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和集成复杂度,也是考虑到整体的适配性,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实现研发与生产的协同。”魔法原子总裁吴长征介绍,在建立核心零部件、通用具身智能系统自主研发能力基础上,魔法原子同时构建了机器人量产自有产线。
通过自有产线,魔法原子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生产的全链条闭环能力,为机器人规模化部署奠定了基础。
从应用场景出发
2025年,被业内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元年。不少企业宣布在今年开始商业化量产。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很多企业在产品生产与商业化落地之间仍然存在缺口,产品无法长期在产线上做运行,生产离交付很远。人形机器人扎堆,魔法原子的策略是,从应用场景出发,进行标准化产品定义,通过本体-场景-数据实现闭环。
早在2024年下半年,魔法原子旗下人形机器人“小麦”已进驻工厂产线实训,在追觅科技智能工厂实践上下料质检、搬运、装箱等工序,成为国内最早完成人形机器人多机协作技术验证的团队之一。
近半年时间内,小麦已经在工业柔性制造、商业引流、商业导购、广播电视文娱等多类场景中落地应用。吴长征表示,要将人形机器人核心价值定位在场景落地上,弥合前沿技术和商业化落地之间的缺口。
人形机器人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最终交付,需要人形机器人公司具备体系化能力,这离不开团队对终端应用场景与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
为了提升深入探索人形机器人更多终端应用场景、理解客户需求,魔法原子3月份发起了“千景共创计划”,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拓展10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目前已经吸引了20余家来自汽车产业链、半导体、3C电子、医疗、核化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参与。
目前,魔法原子量产400台人形机器人正在推进中,将逐步交付到合作伙伴,在真实场景落地应用。
产业+资本深度赋能
人形机器人是个大工程,需要的不只是钱,还有各类资源。看海外,Figure AI背后集结了微软、英伟达、宝马这样的大型产业方。国内,在这波人形机器人投资热潮中,除了财务投资人,也出现了不少产业方的身影。凭借自主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全链条能力,魔法原子也获得了产业及资本的双重加持,本轮融资引入了多家产业资本。
未来,魔法原子将与追觅科技、芯联集成及全球光模块龙头公司等产业资本方展开深入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助力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
魔法原子除了利用追觅工厂采集数据开展训练,将产线经验复制到更多外部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还将充分利用追觅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体系化资源优势,提升成本管控,保证交付质量。具体来说,一方面,基于追觅供应链采购协同,魔法原子在采购和生产端可与追觅共享资源,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依托追觅在品牌建设与渠道拓展方面的成熟经验,为人形机器人在多元场景落地注入新动能。
同时,魔法原子将与芯联集成达成战略合作,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共同探索专用高集成驱动芯片的开发,进一步优化量产工艺,率先定义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行业标准。
吴长征透露,下一步,魔法原子将着重解决机器人在落地场景中的问题,让机器人真正参与到行业应用中,同时在算法层面不断优化,持续推动机器人的迭代升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