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消费金融推迟上市 公司拥有一支约22000人的催收团队

投中网   |   晨曦
2019-09-25 09:24:58  分钟 3    阅读需  828 字数 

国内第一大消费金融公司借新消费金融推迟上市,新的上市计划尚未确定。

据界面新闻报道,此前已于9月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已经推迟原定于9月末的IPO 计划,新的上市计划尚未确定。

捷信金融是目前国内24家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中,唯一一家外商独资公司,实际为捷信集团在中国区开展业务的主要运营主体。

一直以来,捷信可谓稳坐国内消费金融的第一把交椅。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捷信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约13.96亿元人民币,竞争对手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为12.53亿元,马上消费金融净利润8.01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捷信虽然是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也一直备受诟病,这主要体现在高利贷及暴力催收方面。

最新的招股书显示,捷信的现金贷款占比逐年攀升至7成,提供给客户的贷款所收取的利息占据其绝大部分收入。此外,捷信拥有一队包括约22000名实地及电话催收代理的庞大团队。

此前,投中网从捷信招股书得知,当下,捷信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捷克共和国及斯洛伐克持有消费金融牌照,并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及捷克共和国持有银行牌照。

目前,捷信主要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菲律宾等地区,未能得到充分金融服务的借款人提供贷款产品。覆盖人群多为蓝领阶层及初级白领阶层,而产品则主要有销售点贷款,现金贷款及循环贷款。

招股书显示,在2019年上半年,以上三项业务中,现金贷款占新增贷款比例最多,为48.5%,其次是销售点贷款,占比44.2%。

在现金贷款平均实际年化利率方面,2016年最高为42%,2017年为37%,2018年为31%,2019年上半年为30%。而循环贷款的平均实际年化利率,在2016年为27%,2017年为25%,2018年为28%,2019年上半年为34%。

贷款人数方面,捷信从1997年成立到2018年年底,目前覆盖国家人口规模共计34亿,服务客户超过1.23亿人。

贷款余额方面,截止2019年6月30日,捷信中国业务共服务超过5210万客户,贷款余额达13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040亿元)。拥有超过26万个销售点,覆盖全国逾300个城市,雇员人数约5.7万人,较2017年9月高峰期9万多人减少近四成。


网站编辑: 林开浩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1

全部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 没有更多评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