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上市12个月后,文远知行正式叩响了港交所的大门。
11月6日,文远知行成功在港上市,此次IPO发行价为27.10港元/股。截至发稿,报24.08港元/股,市值247.21港元。早在招股阶段,公司便受到投资者追捧,获得了超50倍超额认购。
文远知行的创业故事始于硅谷,成长于广州。在博世、宇通集团、广汽资本、广州产投、英伟达等一众资本的支持下,公司用八年时间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超级独角兽。
2024年10月25日,顶着“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光环,文远知行在纳斯达克上市。而此次成功回港,意味着公司已在一年内实现了“美股+港股”双重上市。
更添戏剧性的是,就在今天,另一家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此前市场就曾热议谁将摘得“Robotaxi港股第一股”的头衔,如今两家公司同时敲钟,不仅化解了这一悬念,也为这场上市竞赛画上了一个颇具故事性的句点。
“全球Robotaxi第一股”
文远知行的创始人兼CEO韩旭,是一个典型的“科技精英”。
现年48岁的他,拥有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曾历任密苏里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并负责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实验室。
2014年,韩旭作为创始成员加入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导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中文语音识别系统DeepSpeech2。两年后,他又加入有着“中国自动驾驶黄埔军校”之称的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担任首席科学家。
2016年被行业普遍视为L4级自动驾驶的“元年”。随着Waymo、百度等科技巨头相继布局,这一赛道迅速升温,展现出了十万亿级的市场潜力。
面对历史性机遇,韩旭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于是在2017年4月,他从百度离职,在美国硅谷成立了文远知行,并在八个月后将全球总部迁至广州。
公司起步阶段便展现出了强劲的技术实力:成立仅39天即完成封闭场地无人驾驶测试,81天完成开放道路测试,创下全球无人驾驶企业从成立到路测的最快纪录。2018年11月,文远知行又与广州白云出租车公司合作,推出全国首辆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
截至目前,文远的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出行、智慧货运以及智慧环卫等领域,并且已经进入到了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阶段。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以城市道路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产生的收入计,文远知行全球排名第二,占据21.8%的市场份额。
自动驾驶是一个典型的"烧钱"赛道,因此一路走来文远知行少不了资本的支持。
早在2017年9月,文远知行就完成了5700万美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创新工场、英伟达GPU Ventures、华创资本、将门创投、昆仲资本、沈向洋等。2018年,又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德昌电机、启明创投、商汤科技、农银国际等手中拿到数千万美元。
此后4年间,公司又先后完成了5轮融资,资方阵容豪华,涵盖宇通集团、CMC资本、国开装备基金、IDG资本、基石资本、国调基金、凯雷、博世、广汽资本、越秀产投等。
2024年10月25日,文远知行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上市首日,公司股价曾两度熔断,最高涨幅达27%,收盘价16.55美元,总市值约44.91亿美元。
如今时隔一年,文远知行启动香港IPO。招股书显示,此次发行获得了Uber、Grab及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等战略投资者的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为彰显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韩旭已签署自愿锁股协议,承诺在未来三年内不减持所持股份。
Robotaxi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
从此次递交的招股书不难发现,在自动驾驶这一全球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文远知行已经建立起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文远知行不仅是目前唯一一家旗下产品同时拥有中国、美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沙特、比利时七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更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在中、美之外开展L4级纯无人驾驶的公司。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10个国家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和运营,拥有1,500+自动驾驶车辆,其中700+为Robotaxi。
财务数据方面,文远知行也在近期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当季营收达1.27亿元,同比增长60.8%。
其中,Robotaxi作为核心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达4590万元,同比激增836.7%,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6.1%,创2021年以来单季度新高,成为拉动公司整体增长的“主引擎”。
这一增长背后,得益于公司在海外市场上的快速拓展。自2024年12月与Uber合作在阿布扎比推出Robotaxi服务以来,文远知行在当地的Robotaxi车队规模已增长至三倍。据悉,两家公司计划继续扩大车队规模至数百辆Robotaxi,并于今年内拓展服务至哈利法城、马斯达尔城及阿布扎比更多区域。
尽管业务增长迅速,但文远知行至今尚未盈利。今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7.92亿元,调整后净亏损为5.95亿元。高额的研发开支,是导致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构成了此次港股IPO募资的核心用途之一。
根据招股书披露,文远知行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三大方向:进一步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栈、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与运营落地,以及加强全球营销团队与分支机构的建设。
行业回暖:月内融资额超100亿
文远知行此番港股上市,恰逢自动驾驶行业资本热度回暖。
在二级市场,典型案例如地平线,其在短短四个月内通过两次股权配售,狂揽110亿港元。一级市场同样火热,仅过去的一个月,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就已经发生了十余起投融事件,交易金额超过百亿。
最新一笔融资发生在10月23日,L4级无人城配解决方案提供商“新石器”宣布完成逾6亿美元的D轮融资,资方包括阿联酋磊石资本、高成投资、信宸资本、鼎晖VGC、朝希资本、高榕资本等。这轮融资也一举打破了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迄今单笔融资金额之最。
10月14日,另一家自动驾驶九识智能则宣布完成1亿美元B4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蓝湖资本、BV百度风投等跟投。
更早之前,滴滴旗下自动驾驶公司也宣布完成了20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广汽集团、广州广花基金及滴滴。
资本热潮背后,是自动驾驶赛道广阔的市场前景。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相关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将创造超5000亿美元收入。
不过,与2021年前后自动驾驶行业“多点开花”的局面不同,始于今年的这波资本回暖,资金流向带有明显的倾斜性。最显著的变化是,热钱正加速向各细分赛道的头部企业集中,而这些项目普遍已进入C轮及以后阶段。
与此同时,交易的投资主体也在发生转变:早期的风险投资机构正逐步让位于资金实力更为雄厚的国资平台、大型PE及产业资本。
这一系列变化意味着,自动驾驶行业已经从“讲故事”迈向了“秀肌肉”的新阶段。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