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辽宁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考察交流以及专程调研粤科金融集团时的有关精神及达成的合作共识,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辽宁省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粤科金融集团与辽宁省国资委精心策划,在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中信银行沈阳分行的协助下,于12月18日至1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成功举办“科创辽宁 资引未来”辽粤科创发展母基金签约仪式暨粤科发布33号(辽宁专场)活动。这是粤科金融集团首次联合省级政府在省外举办的首场“粤科发布”活动,标志着“粤科发布”正式走向全国,成为全国性的科创投融资撮合平台,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01、聚焦辽宁存量科创项目,粤科发布汇聚超50个全国优质项目,促进科创要素有效流动
为充分发挥和展现辽宁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粤科发布33号辽宁专场聚焦辽宁的重点产业和存量项目,汇聚了超50个来自全国的优质项目,涵盖半导体、新能源、航天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
在18日上午的项目投融资对接会上,辽宁红银金属、辽宁冷芯半导体、辽宁玻陶、沈阳远程摩擦、大连皓宇、大连海外华异、沈阳上博智像、南京中科煜宸激光、象限(天津)科技、北京亦盛精密半导体、南京奥特自动化等11个项目进行了现场路演,总融资规模超过10亿元。现场发布项目的质量和投资价值得到了与会近50家投资机构的普遍认可和热烈反响,投资机构代表纷纷表达合作意向,愿意会后与企业方进一步交流,尽快达成合作共识。
对此,粤科金融集团董事长林浩钧表示,“粤科发布”将以基金为纽带,持续强化粤辽两省优质存量科创项目的对接和投资赋能,激发释放两地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在增量上重点支持两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优势产业的互补和融合,推动项目方、投资方以及落地方精准对接,为粤辽两省科技与产业资源互联互通和双向流动搭建金融桥梁,为两地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02、粤科全国基金矩阵再下一城,30亿辽粤科创母基金正式启航,签订6支意向子基金
18日下午,在辽宁省副省长高涛的见证下,辽粤科创发展母基金签约落地。基金由粤科金融集团联合辽宁省属企业及沈阳盛京金控,两地三方共同发起设立,基金规模为30亿元,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投向粤辽两省一批具有硬科技技术的创新项目。
签约现场,辽粤科创发展母基金与国科嘉和、超越摩尔、鼎峰科创、浙商创投、恒信安泰、盛京天使等机构签约6支意向子基金,构建“母基金+子基金+直投基金”基金集群,创新“直投+跟投+联合体投资”的“宽投资”模式,精准服务粤辽两省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科技创新、区域招商引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粤科金融集团董事长林浩钧表示,目前粤科不仅在广东21个地市基本均有基金布局,正在与浙江、江西、四川、陕西、福建、江苏等9个省市落实省际协同发展基金。
粤科将充分发挥自身“科技+金融+产业”生态优势,以辽粤科创发展母基金为纽带,借助粤科系全国基金矩阵的叠加和支撑作用,充分对接两省产业所长、所需、所用,汇聚整合“珠三角”“长三角”等全国资源要素,“以全国之资、引粤辽之未来”;发挥大湾区联动港澳便利优势,导入更多港澳、华侨等国际优质科创资源,为两地“产、学、研、用”聚能,共同投资打造一批辽粤合作标志性成果,切实推动两省合作落实落地。
03、共叙粤辽情谊,深挖协同优势,共商发展新篇
活动期间,粤辽两省代表进行了座谈。辽宁省副省长高涛、省国资委主任孟华强、省科技厅厅长蔡睿以及相关省直部门领导参加,与参会的投资机构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充分交流。随着辽宁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基于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独特区位以及后发优势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与会机构和企业都纷纷看好辽宁的投资前景。
参会的省直部门、投资机构和企业对粤科“协同式兵团式、创新型市场化、平台型引领型”的创新做法表示深度认可,认为进一步激发了辽宁的创投氛围,为更多的科创企业提供了与资本直接对话的宝贵机会,进一步拉近了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距离。同时,也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赞赏,表示此次活动有力推动了粤辽两地科技、产业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跨区域流动,为深度布局两省新兴产业开辟了更为有效的渠道,有效的促进了两地携手共进,互利共赢。
19日,粤科发布辽宁专场还举办了“走进企业”特别活动。参加活动的近20家投资机构实地考察了辽宁拓邦鸿基、辽宁冷芯半导体、沈阳何氏眼产业集团、沈阳东软智睿放疗技术等辽宁本土企业,企业全方位地展示了其技术实力、产品特色及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山海关不住,投资到辽宁。现在的辽宁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蕴藏巨大发展空间和投资机遇。本次粤科发布33号(辽宁专场)的成功举办,既是资本市场认可辽宁,也是企业看好辽宁的最好证明;既是共创“以投促引”新模式的良好起点,也是共谋省际协同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益探索。在新起点新征程上,粤辽合作将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加务实迈进,粤科将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平台优势,打造跨省跨区域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相互融合发展的样板和典范。
全部评论